建筑植筋技术施工工艺要求及流程?
?(1)清理出工作面、放线定位。植筋施工的工作面要求质地坚硬、强度高,在结构放线的基础上放出初始钻孔位置线。?
?(2)标记原结构钢筋位置。首先要确定原钢筋的位置,在初始放线基础上探出梁板、原墙、柱的钢筋,并针对钻孔部位钢筋的密集度及钢筋位置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具体如下:①若钻孔部位钢筋过密,无法按照设计要求位置钻孔时,可在其附近钻一附加孔洞植入钢筋,原钢筋仍按正确位置放置;②如果钻孔偏移距离≤35mm,则可在其间焊接长为5d的适当规格的联系筋,焊接宜采用双面焊,并每隔600mm焊一个联系筋,以使其受力转移;③当偏移距离>35mm时,则每间隔800mm设一道联系筋将其联系在一起并且转移受力,宜采用双面焊。?
?(3)放出钻孔位置十字交叉线、填写钻孔孔位预检表、验收。?
?(4)固定水钻并钻孔。?
?(5)清孔并保护好孔洞。清孔时先用棉丝清除孔内积水及渣土,再用压缩空气或**吹风机吹净。为了防止水分、灰尘等杂物的进入,应注意保持清孔后的干燥清洁,可用棉丝堵住孔口。?
?(6)植筋前清洗打磨钢筋。植筋前必须清理钢筋表面,以确保有效粘结。若钢筋未严重锈蚀,可用角向磨光机或钢丝刷将埋植部分的杂物、浮锈清刷干净。此外,若钢筋粘有油污,宜用进行清洗。?
?(7)隐检。填写隐检表,报请验收,检查合格证及批号,经核准验收后方可进行作业。?
?(8)调胶、注胶、插筋。植筋所使用的结构胶对金属及非金属均具有很高的粘结强度,它以分子原料为主体,是一种双组合高强粘结剂。拌胶前宜用计量工具,按结构胶所需用量提取料和B料,其重量比宜为100:0.5~100:2.0,然后搅拌均匀,后将占孔体积80%以上的量的结构胶送入孔内。

试验现象及数据分析?
3.1?试验现象?
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现象基本相似,只是破坏荷载有所不同。对于嵌入两根FRP筋材的试件,因为开槽边距和开槽间距的不同,发生了不一样的破坏形式。其中开槽边距较小的试件KWL4和开槽间距较小的试件KWL8均发生筋材周围混凝土劈裂破坏,而对于开槽间距和开槽边距适中的KWL5和KWL6发生混凝土-胶层界面劈裂破坏,部分试验现象见图2。?
3.2?试验数据?
试验中,采得各试件破坏数据见表2。?
3.3?试验现象和试验数据分析?
根据试验现象和表2中的数据,试件KWL4和KWL8均发生了混凝土劈裂破坏,而KWL5~7基本没有发生混凝土劈裂破坏,而是在混凝土和胶凝材料界面发生破坏,说明开槽距离边缘的距离,和开槽间距都会影响到加固构件的抗弯承载力。?
分析实验数据(表2),KWL2-1和KWL2-2虽然增大了配筋直径,但是相比KWL1-1和KWL1-2承载力提高并不明显(分别提高4.0%和5.2%),但是KWL4相比KWL1-1承载力仍然有很大提高(提高53.3%),特别是KWL5,KWL6相对于KWL1-1,KWL7和KWL8相对于KWL2-1更是具有很大提高,接近于前者的两倍(分别提高77.4%,75.3%和87.5%,65.1%),说明FRP筋材嵌入式加固构件抗弯承载力取决于FRP筋材的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KWL3-1和KWL3-2相对于KWL2-1和KWL2-2,承载力提高也很明显(分别提高30.3%和27.6%),说明提高混凝土强度对于提高加固构件的抗弯性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样分别对比KWL1-1和1-2、KWL2-1和2-2、KWL3-1和3-2的数据,承载力具有明显提高(分别提高14.7%、16.0%和13.5%),说明锚固长度对承载力影响比较明显。

近年来,混凝土修补已成了结构工程的一个分支,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受到了广大工程界的关注。?国外关于新老混凝土粘结性研究较成熟,不仅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并侧重不同深度、介质钢筋上或混凝土内氧化物等环境对植筋腐蚀及钢筋强度的影响,而且研究植筋尺寸和梁尺寸效应的影响。美国E.Wlte和?ier[1]早提出新老混凝土结合使用机械连接方法。继而F.Seible和C.T.Lthm将机械连接件用于桥梁面板全深混凝土结构铺装修补,试验结果表明可以有效提高修补桥梁的抗剪性能和使用寿命。此外,《瑞典混凝土结构工程》(Swedish?Regultion?for?Concrete?Structures)规定要增加钢筋连接用以提高叠合构件抗剪性能。欧洲和美国混凝土规范也规定,在剪力比较大情况下必须要依靠钢筋连接件加强保证结合面的抗剪能力。

植筋技术的缺陷及建议?
?众所周知,植筋为后锚固方式,与先锚固钢筋相比,后锚固钢筋的方式具有以下几种不利因素:①植筋时的钻孔对周围混凝土造成一定的损害;②注胶不饱满往往会降低实际的锚固深度;③结构胶本身存在质量及稳定性的问题;④清孔不彻底会使结构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显着下降;⑤湿度、温度、振动等外界条件影响结构胶的耐久性。?
?针对植筋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应选择的施工公司进行施工;其次,在满足相关技术规范所要求的钢筋锚固深度求及结构胶的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植筋的锚固深度;再次,针对特殊结构构件加固时,应采取相应的配合措施,以提高安全储备;后,应抽取一定比例植筋构件进行检测试验,以确保植筋的质量。

-/gjedhe/-
http://qljggs.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