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旧桥损坏原因及加固设计方案。经查该桥发现桥面上层钢筋网下部垫块间距过大,在施工浇筑混凝土时局部有钢丝网被踩到下部的现象,使有的地方桥面上部没有钢筋,致使桥梁横向刚度不够,整体受力性能差。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剪力,引起混凝土开裂。
2007年养护方发现主梁下部裂缝后自己对旧桥进行过加固,加固方案为:对缝宽小于0.1毫米的裂缝进行刷素水泥浆处理,增强整体性,加大刚度,提高桥梁承载力。对缝宽0.1~0.2mm的裂缝进行灌浆处理。对裂缝宽大于0.2毫米的较严重部位首先凿除松散混凝土,用钢丝刷清锈处理,局部重新加焊与原主筋型号相同的钢筋,采用搭接焊。对于上部无钢丝网的部分重新加设钢丝网,四周于原有钢筋焊接牢固。然后浇筑C40膨胀混凝土修补完整。
加固后桥面铺厚为20厘米,从下至上为:桥面混凝土10厘米厚,沥青混凝土10厘米,此外在桥面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间,设置有防水层。
设方案保持原截面线形状不变,施工工艺简单,加固后桥梁承载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现在调查发现桥粱整体结构良好,桥面无裂缝,砼表面无剥落钢筋现象。

双屿立交桥位于金丽温高速公路温州段,中心桩号为K8+97.1,分左右两幅(左幅52跨,右幅53跨),桥面全宽26米,单幅桥面净宽11.5米,上部结构为50号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及现浇箱梁组成。下部结构桥台采用埋置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墩/双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该桥于1999年12月建成通车。根据检测结果,桥梁的主要病害情况主要有梁板裂缝病害严重,普遍存在纵、横向裂缝,钢筋出现锈蚀,部分盖梁有裂缝、渗水、混凝土剥落、露筋等现象。

近年来,不论是高速公路、**、国道还是地方性公路,屡有病害桥梁坍塌事件发生,对我们管养单位来说,是个警钟,这里就以金丽温高速公路双屿立交桥为例,简要谈谈其病害缘由和处理方法。

3桥梁加固设计的特点分析
桥梁加固的目的是提高桥梁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抗剪性和稳定性等指标。对桥梁加固的部位和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对薄弱部位采用通过加大构件的截面尺寸,增设预应力钢筋和更换原构件等措施提高承载力;其次有的桥粱本身设计不够完善或需要大幅提高其承载力,这就得改变桥梁的原有受力结构,可通过增加附属结构等措施来改变桥梁的受力状况,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很后是对桥墩、桥台桥梁特定部位的加固或改造。从以上几点着手,收集老旧或破损检测的数据,结合桥梁的原设计技术参数,分析整理,从而设计出适合需加固桥梁的加固方案。
桥梁加固改造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桥梁加固施工中应尽量避免对原桥梁承重结构的进行改动,注意保持施工过程中桥体的整体稳定性。因此施工前合理安排好施工顺序,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以便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的前提下进行加固。尽量减小对正常交通造成的干扰。对加固改造方案中的新构件的应用则要提高其安全系数,对采用混凝土加固的部分,应充分考虑到新老结构间结合部位处理,使新浇筑混凝土与原有混凝土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gjedhe/-
http://qljggs.cn.b2b168.com